电影

希特勒的男孩

  • 状态:HD

  • 年份:2004 

  • 更新时间:2023-08-20

  • 别名:英雄教育,纳粹军校,末日精英,元首的精英,BeforetheFall,NaPolA

 播放

网友评分223人已评分

    8.2分

     剧情简介
    1942年的德国,一个名叫Friedrich的17岁少年(马克思·雷迈特MaxRiemelt饰)渴望加入纳粹的训练营,他努力训练自己,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考试,他终于获得了这个机会。然而,他的父亲却对此极力反对。为了能够进入训练营,Friedrich不得不伪造父亲的签名。最终,他成功地成为了训练营的一员,开始了每天艰苦的训练。在训练营里,Friedrich结识了一个名叫Albrecht的年轻人(汤姆·希林TomSchilling饰),他是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很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Albrecht对纳粹并不感兴趣,他更喜欢文学和写作。与此同时,Albrecht的父亲却希望他能像自己一样成为一名纳粹军官,这导致了两人之间的冲突。在训练营中,Friedrich和Albrecht经历了许多令人震惊的事件,这使得Friedrich开始对自己的信仰产生动摇。然而,在一次水中训练中,Albrecht却意外地失踪了,再也没有浮出水面。这部电影于2003年获得了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通过讲述Friedrich和Albrecht之间的友谊和信仰之间的冲突,深入探讨了那个时代的复杂和残酷。
     希特勒的男孩剧照
     希特勒的男孩演员表
    • 弗莱德里希

      马克思·雷迈特 饰演

      精英学校的学生。他在拳击方面能力出众,经常会参加一些社区性质的小比赛。后来,他进入了一所专门培养纳粹的学校。他除了上体能课外,还被灌输“优胜劣汰”、“排犹”等军国主义思想。在军事训练课程之后,他发现了事情的阴暗面。而好朋友阿尔伯特的死则让弗莱德里希彻底醒悟。

    • 阿尔伯特

      汤姆·希林 饰演

      德国纳粹军官的儿子,弗莱德里希最好的朋友。他热爱写作,在体育方面的表现却很差。下达任务的军官要他和其他同学一起追捕一群穷凶极恶的逃犯。然而,他再也无法忍受这种为求胜利而不择手段的做法。他在写文章谴责自己的父亲之后,选择了自杀。

    • 海因里希·施泰因

      尤斯图斯·冯·多赫纳尼 饰演

      阿尔伯特的父亲,德国纳粹军官。他用一切手段把别人踩在脚下,并且下达命令要学生们追捕一群穷凶极恶的逃犯。之后,他还打算把儿子阿尔伯特送去当党卫军。

    • 演员

      马克思·雷迈特 饰演

      代表作:浪潮/超感猎杀 第一季/黑客帝国:矩阵重启

    • 演员

      汤姆·希林 饰演

      代表作:我是谁:没有绝对安全的系统/我们的父辈/无主之作

    • 演员

      乔纳斯·杰格梅尔 饰演

      代表作:朗读者/希特勒的男孩/诱惑假期

     图文介绍

    《希特勒的男孩》是一部以战争和运动为背景的电影。故事发生在1942年的德国,主角是17岁的少年Friedrich(马克思·雷迈特MaxRiemelt饰),他渴望加入纳粹的训练营。通过一系列考试后,他终于得到了这个机会,但他的父亲却反对他的决定。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Friedrich不惜伪造父亲的签名,成功成为训练营的一员,开始了艰苦的训练生活。

    在训练营里,Friedrich结识了Albrecht(汤姆·希林TomSchilling饰),一个德国军官的儿子。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Albrecht对纳粹并不热衷,更喜欢文学和写作。这引发了他与父亲之间的矛盾,而Friedrich的信仰也开始动摇。

    影片中展现了Friedrich和Albrecht在训练营里创造的许多令人震惊的场景,这些场景使Friedrich开始怀疑自己的信仰。然而,在一次水中训练中,Albrecht却再也没有浮出水面。

    《希特勒的男孩》荣获2003年德国电影奖最佳原创剧本奖,这部电影通过展现战争时期的青少年成长故事,揭示了纳粹时代的黑暗面。

    如果是三年前,我会给这部电影打五星,然而现在,三星已是到顶(平心而论,两星半最合适,可惜豆瓣不允许半星)。
    说什么止战三部曲,这部纳波拉与苏菲索尔的最后时光、帝国的毁灭相提并论实在是辱没了后两部。

    电影开头纳波拉学生第一次出现,就张扬着冷酷、傲慢、跋扈的做派,随着电影慢慢展开,所谓的精英学校呈现出肮脏不堪的形貌——肥胖愚笨的食品商儿子可以靠走后门入学;学生拿自己妹妹的裸照交易金钱;学生间的等级压迫令人齿冷心寒;欺软怕硬遇难扔下学生自己逃跑、之后还照样在学生面前耀武扬威的教师..............相比之下电影刚开始时佛里德里希和他的朋友们以及拳击俱乐部中的教练,他们的纯良质朴相互关爱可谓分外动人。而尽管清贫辛劳,却反对纳粹不让儿子进纳波拉的佛里德里希之父,比起儿子死了也只是一句太弱了的阿尔伯特那纳粹地区领袖的父亲可谓天壤之别.......

    我不知道导演拍这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我只知道当初我看完这部电影后的感觉是普通德国民众是好的,邪恶的纳粹,邪恶的是纳波拉这座纳粹开办的精英学校,在这座学校里学生无法保有良知,想要保有良知要么像阿尔伯特一样自杀,要么像佛里德里希一样离开。

    我曾经一直这样以为,甚至最初看夜间空战头号王牌施瑙费尔的小传时对其中那句‘为人友善’嗤之以鼻,只因为他是纳波拉出身(小施我对不起你)。直到我接触了纳波拉的材料,巨大的反差曾让我一时间不知道该相信哪边,是相信电影还是相信史料,随着看过的东西增多,我对电影的信心也一点点动摇——若是德国人的书,还可以说作者是新纳粹,立场不对扭曲事实偏袒纳波拉,若是英国人的书该怎么说?作为纳粹德国的敌人,英国人也会偏袒纳粹?若是比利时人的书又该如何说?作为二战时被纳粹德国侵略占领的国家,比利时人难道会给纳波拉洗白?

    喜欢帝国的毁灭,是因为导演的态度,既不会偏袒美化也不扭曲丑化,不试图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观者,仅仅只是描述发生过的事,而是与非、对与错,由观者品味评判。纳波拉的导演不敢恭维之处,在于他的刻意丑化。若按真格的,佛里德里希压根不可能进入纳波拉。纳波拉(Napola) 是Nationalpolitische Lehranstalt(民族政治教育学院)的简称,有时也被叫做NPEA(Nationaplolitische Erziehungsanstalt——民族政治政治教育机构——的缩写。)

    所谓的雅利安血统只是进纳波拉的前提,纳波拉学校里所有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是经过纳粹党审查的纯血统,然后是年纪未满十八岁,被所在中学推荐——中学的推荐是进入纳波拉的必备条件,已经退学的佛里德里希不可能有参加纳波拉入学考试的资格,这不是纳波拉老师可以帮忙的事,因为有资格参加纳波拉入学考试的学生必须具备三点:学业成绩优秀、体格出众、品行没有污点。换成通俗点的话说就是德智体兼备,没有学校给出的这三方面合格证明,连考场边都摸不着。入学考试极其艰难,每年仅有约四十人可以通过严格筛选进入那波拉,可不是电影中那般显示下体格、运动能力就能过关,纳粹开办纳波拉的初衷不是找运动员,而是收集德国青少年中的精英集中培养。纳波拉并不是未来纳粹领袖的摇篮,那是奥登斯堡的活,奥登斯堡是政党性大学,开办目的培养将来的纳粹党领袖,而纳波拉则以培养军队领导者为目的。然而纳波拉并不是军官学校,尽管原本被预定为军官学校,因此虽然没有被建成军校但军队传统依然有几分延续在这里,纳波拉的学生们穿制服,组织纪律奉行军事化路线,学生内部论资排辈有军队类型的多种等级存在,学生们被叫做‘Jungmannen’(起源于古老的条顿语,向学生们暗示他们是胸怀大志的骑士)。纳波拉学生们要接受的是高标准的教育,不是电影中那样读读德国文学,学学人种论进化论就算,而是各学科的知识,他们每天上午要花四个小时在学术上面,下午才是体育锻炼,包括体操、田径、越野活动等等,范围之广匪夷所思,举例来说,纳波拉学校里有各种奥林匹克竞赛用船只,学生们甚至要学会熟练使用各种竞赛船只。纳波拉也与海外的教育机构互访,连英国的公立中学也在内,当然战争爆发后与英国学校的互访已经停止。纳波拉的教育中有劳动实习的部分,学生们要去德国的农场、煤矿、锻造工厂实地劳动来体会劳动者的辛劳。我原先以为是做作样子,后来发现不是,是实打实的劳动,施瑙费尔就曾在鲁尔的矿山结结实实挖了一个月的煤。
    除了高标准的教育外,学生们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学习如何领导军队以及军官所应有的品质——电影里那个老师是不可能出现在现实里的,且不说他这种人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军官,德国军队是否会要他培养出的军官,单说他这贪生怕死的劲儿,可不是纳粹能容忍的。

    至于电影中走后门进入的学生...........纳波拉的招生标准中不考虑学生父母的社会地位,甚至连父母是否反纳粹也不是问题,要的是学生本身够出色。当然父亲地位很高权势很大——比如电影里的阿尔伯特之父,有可能走后门把儿子塞进纳波拉(纳粹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的长子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就是纳波拉毕业,不好说他是不是老爹走后门才进的纳波拉,不过他后来的表现证明自己不是靠老爹撑腰),然而一个食品商的愚笨儿子靠老爹是卖食品给学校就能进入未免太扯,就算进入也撑不过去会被淘汰——纳波拉以给高智商少年定制教育而闻名。

    类似电影中校方安排学生猎杀手无寸铁的俄国男孩的情况,在我阅读过的书籍中没有提到过,事实上纳波拉真正让人诟病的是学校里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可仅仅只有纳波拉如此吗?不是的,当时德国所有的教育机构都如此,不单单是纳波拉。佛里德里希和阿尔伯特以前上的小学、中学,全都如此,那个时代所有的德国孩子都是作为希特勒的青少年被教育,男孩们年满十岁就被强制加入希特勒青年团,满十八岁就去服帝国劳动役(其中包含大量的准军事训练和建筑战壕之类的劳动),他们所接受的大多数教育不是来自家庭而是来自政府,他们不属于家庭而属于国家,国家的青少年们受制于从无间断的强制力。被选出的青少年精英要更进一步的接受意识形态教育并不奇怪吧,不仅是纳粹,无论哪个独裁国家都会如此作为。

    可若说纳波拉是单纯的洗脑机构,看起来效果似乎没有那么理想。英国作家曾对纳波拉的教育下过如此评价:‘为高智商、身体健康、富有想象力和抱负的少年们量身定制,对德国男孩们来说入选纳波拉是一个梦,进入纳波拉的幸运儿中多数后来加入德国军队。’
    施瑙费尔是纳波拉毕业,1938年进入巴克南纳波拉后转入波茨坦纳波拉(最早的三座纳波拉学校之一),他是学校里的尖子特优生,且他进入的部队是空军,希特勒曾说过‘我的陆军是反动的,我的海军是信奉基督教的,只有我的空军才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就看看施瑙费尔这个接受了纳波拉全套教育的空军军官如何吧。

    按照电影里的标准看,他绝对没法从纳波拉毕业——首先他不够狠辣冷血,击落第六架轰炸机后,他在检查战果时被敌机机组人员的尸体震撼,从此以后都是尽量瞄准轰炸机机翼射击以便飞机解体较慢,给轰炸机乘务员更多时间跳伞逃生,然而这样做的后果是他要承受被敌机尾部机枪击中的风险。其次他政治立场不够明确,从来没有提过政治和种族主义,甚至跟他接触过的人异口同声证明他在民族立场方面相当开明(真失败.......)。最后他谦逊友善乐于助人到让人发指——把功劳归于部下;为帮助后进宁可自己丧失扩大战果的机会;说话从不严词厉色,就算是部下犯错他有理由大发脾气也难得说句难听话;对待任何人都亲切慷慨,虽然获得高位勋章、军衔快速提升依然保持质朴谦虚的本色,因此在下级中、在同事之间大受欢迎,人乐为之用。甚至战后他一边忙着重振家族生意一边还不忘帮助旧时同伴,经常把生活困难的前同事拉进自己公司。

    曾担任过施瑙费尔副官的乔治•费恩格勒如此言道:“我所知道的人中,没有一个人能如海因茨·施瑙费尔那般才华横溢、那般让人敬慕。他具有极高的智慧,是一个光辉榜样。他的意志非常坚强,总是在工作中起领导作用。我们这些飞行员总是很惊奇,当我们什么都没看见的时候他已经击落了一到两架轰炸机了。他是个极卓越的领导者,愿与部下一起出生入死。人人都毫无例外的赞美他,我从不曾听到任何关于他的批评言论。然而同时他又极无私、极谦逊。”
    第六夜间战斗机联队第一大队队长(相当于陆军的营长)彼得•斯伯顿评价施瑙费尔是‘一个如同里希特霍芬一样的传奇,一位英勇的骑士、一位理想的德国军官’

    作为在西线作战的飞行员,施瑙费尔对付的是盟军部队,说得精确点就是英美空军。美国空军上校雷蒙德•托立佛在其名作《Fighter Aces of the Luftwaffe》中称施瑙费尔为“一个伟大的英雄”,并对施瑙费尔的人格下以‘可贵’二字为评语。
    战时作为英国轰炸机部队的导航员,彼得•欣奇克里夫曾被德国夜间战斗机部队击落差点丧命,他在战后为施瑙费尔立传,在文中以正直之极、对个人道德标准要求极高这样的文字描述施瑙费尔,甚至在写到施瑙费尔死亡时用了这么一句哀叹“德国乃至全世界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飞行员和英雄。”

    如果以施瑙费尔这个活生生的例子来衡量纳波拉的教育,是不是该说纳波拉教育得不错?
    我绝不会这么说,毕竟施瑙费尔这样被敌我双方都如此赞美的不多,或许施瑙费尔只是个特例,然而他毕竟证明了纳波拉出来的人并不是无血无泪的屠戮机器,精英学校里的纳粹意识形态教育并没有压倒他在家庭中接受到的待人待物开明友善的教育。

    彼得•斯伯顿的中学同学进了纳波拉,斯伯顿也曾接触过很多纳波拉出身的军官,在当时想尽快成为一名军官,进入纳波拉是再正确不过的选择。斯伯顿的看法是纳波拉毕业的人总得来说较为冷漠一点且功业意识更强,但这些人依然有心有感情。

    纳粹德国外交部长的大公子鲁道夫•冯•里宾特洛甫,父亲是纽伦堡审判中的十大战犯之一,他自己是纳波拉毕业又进了武装党卫军,是否够典型?然而他本人的风评却相当不错。

    说了这么多,真正想说的只有一句:导演意欲何为?

    对纳波拉教育的刻意丑化是为了什么?对平民(佛里德里希的父亲、还有拳击俱乐部的教练——佛里德里希要进纳波拉时他的表情明显黯淡下去)的刻意拔高又是为了什么?
    自然,纳波拉毕业的人中肯定有犯过战争罪的存在,战时的德国民众里也肯定有佛里德里希父亲这样的人存在,可比率分别是多少?而电影如此极端的对比给观众的感受是什么?平民有良知,反纳粹,就算进入纳波拉也不是什么为元首服务而只是想改变生活困境;纳波拉的教育抹杀良知,因为纳波拉是纳粹开办的精英学校(联系电影开头时善良淳朴的佛里德里希和伙伴们,无形中洗白了当时一般中小学的教育形式,好像那些学校里就没有纳粹教育一样),错误的是纳粹不是人民。

    当年看这部电影时的感慨和震撼,现在多成嗤笑。导演费劲心思表达出来的东西,在真正的纳波拉学生的肺腑之言面前显得肤浅。

    库尔特•迈尔(跟武装党卫军那位将军只是同名同姓而已),1921年生,是施瑙费尔的同学,二战时是德国空军轰炸机部队的军官(波茨坦纳波拉的学生是给德国空军培养的),他在接受欣奇克利夫采访时如此说道:
    “一般德国民众都不想听关于那个时代的任何事,虽然当时他们中大多数人都支持国家社会主义。对犹太人进行了可怕的残酷压迫和血腥屠杀是‘纳粹’——不是国家社会主义者——以德国的名义。在战争爆发前的岁月里,任何事都很好,所有东西都很美,任何事物都很吸引人,全部的一切都让人骄傲,从不曾听到镇压和屠杀。当战争结束,盟军获得胜利,所有的事物都转到对立面,人民被教育成只要与阿道夫•希特勒那个时代有关的所有东西都邪恶可耻。当我还是一个年轻人时我作为军官曾在近距离见过这个人,你不会相信这个‘天才’后来的‘撒旦’放射出的超凡魅力,身处其中你很难不为他感动,1938到1939年之间欧洲所有的外交官和教皇的罗马教廷大使都对他恭敬奉承,这丝毫不令人惊讶。所以海因茨•施瑙费尔也是一个热心的国家社会主义支持者,诚实来说事实上所有出生在1920到1928年间的年轻人都是如此,他们作为希特勒青年而被教育,并被灌输NSDAP的思想。被精选出来送进纳波拉的学生要接受更深程度的类似教育不是一件让人吃惊的事,我们享受与众不同的显著教育,同时接受类似苏格兰塞伦学校的艰苦纪律。我们这些德国人知道集中营的存在,但是我们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过什么,所以背信的是‘纳粹’。我们不知道政府的阴暗面。但是我们应当明白发生了什么,我们不要盲目地遵循领导人的花腔。希特勒,没人可以控告他不将秘密告诉他的人民,因为他的每一次讲话里都说到要清除犹太人种族。为什么我们没有在那个时候反对他?”
    “战后揭露了奥斯基辛等集中营对犹太人的可怕屠杀——首先是盟军展示给我们的照片——所有的德国人都被深深震动了,意识形态上直到那时依然支持国家社会主义的人也受到了冲击,然后,德国开始了忏悔。我作为那个时代曾信仰国家社会主义的人,毫不犹豫地承认我如今以纳粹用德国名义犯下的罪行为耻。
    海因茨·施瑙费尔定然会有与我一样的感觉,因为我们两人有相似生活轨迹和思维认识。你问我我自己的想法和我在战时对国家社会主义的态度?我将给你一个毫不含糊的明确答复:直到战争最后一刻我都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忠诚支持者。海因茨也一样。我可以想象战争结束后当海因茨得悉纳粹犯下的罪恶时他受到怎样的冲击,他绝对会自问是否服务了错误的主人。就象我和现在依然活着的纳波拉学生一样。他会经常想到这些,纳粹犯下的罪行会使他非常抑郁,但是直到战争结束那一刻他都相信元首,就如同好几百万德国人那样!”

    ————————————————————
    PS:简要介绍下第三帝国时期纳粹为德国青少年精英开办专门学校的历史背景,以及学校分类。

    1933年希特勒上台执政后决定改造教育制度,宣扬国家民族主义思想,根除魏玛时代的颓废文化。纳粹教师联盟的领导人汉斯•舍姆宣称:“谁控制了青少年,谁就控制了将来”。
    除了在各级学校实行纳粹教育外,纳粹党人也看到寻找德国青少年精英将之集中教育成国家社会主义者以及未来国家领导人的必要性。纳粹专门为青少年精英设立了三种学校,那就是奥登斯堡(Ordensburgen) 、阿道夫•希特勒学校(Adolf Hitler Schulen)以及纳波拉(Napola)
     奥登斯堡取自中世纪条顿骑士的城堡之名,可以看成政党性大学,目的是精选出优秀学生作为将来的纳粹党领袖。阿道夫•希特勒学校则是直接从希特勒青年团选取补充军校学员进行大量军事化训练,这些孩子一般都在十到十四岁之间,当他们年满十八岁后,成绩优良的学生有进入大学的资格,也可以进入奥登斯堡。纳波拉的性质则介于二者之间。第一批纳波拉学校有三所,开办于1933年,分别位于波茨坦、普隆和柯斯林,到战争结束时德国各地大约有20到30所纳波拉学校。纳波拉每年都有一个星期选取新学员,为期七天的考试周里学生们要接受的入学考试极其严苛。学生父母的社会地位不被考虑,当然如果他们有政治上的可靠性更好,男孩们必须是纯粹的雅利安血统,这是基本要求。一个德国男孩如果是纯血统,未满十八岁,在学校里学业成绩优秀、品行没有污点并且体格出众,他就有资格被学校推荐接受纳波拉入学考试。然而入学考试是极艰难的,只有极少数幸运儿能通过考试进入纳波拉。有趣的是,德国人羡慕英国的公学制度,构建纳波拉时,是以或者至少部分是以英国公学为标准。纳波拉学生被称为Jungmann。这个词和Ordensburg同义,起源于古老的条顿历史,反映出纳粹党全力强调德国传统。。Jungmann指的是将成为骑士的青年。
    纳波拉的师生都必须是通过党审核的纯血统,但是否是纳粹党员不是成为纳波拉老师的必要条件。
    纳波拉学生上午时光花费在学术上,下午是他们的室外活动时间,他们进行体操、游泳、田径以及越野活动和障碍跑训练等准军事化训练,当然这些运动都是高标准的。纳波拉学生们在户外活动时穿着灯芯绒马裤,长筒靴,橄榄绿军上装,上装上装饰有肩章(肩章是区别学生是哪所纳波拉的标志之一,举个例子,巴克南纳波拉的肩章上是红底白杠,波茨坦则只有红底),并佩戴饰有帝国之鹰的橄榄绿军便帽。参加典礼或跟希特勒青年团一起活动时他们穿的是希特勒青年团的黑色制服。而在正式场合(比如舞蹈练习、参加舞会、出席首映礼),他们穿的统一制服是由侧面装饰着黄金穗的黑色长裤、棕色上装、白色亚麻衬衫、黑色领结、白手套组成。此外还有一件棕绿色斗篷,下雨时披在制服外。冬季则是两件厚大衣,一件是希特勒青年团风格,另一件与纳波拉学生户外活动时的制服相配。

    与本文有关的一些历史照片
    http://www.douban.com/photos/album/44837416/
     最近更新

    本命年

    姜文 程琳 岳红 刘小宁 蔡鸿翔 刘斌 李耕 李楠 梁天 孟瑾 张春年

    大决战之辽沈战役

    古月 苏林 赵恒多 吴志远 孙海英

    战火爱火

    汤姆·汉克斯 CristinaMarsillach BenedictTaylor

    维拉·德雷克

    艾美达·斯丹顿 理查德·格拉翰 埃迪·马森 吉姆·布劳德本特 莎莉·霍金斯

    至尊三十六计之偷天换日

    刘德华 梁家辉 钟丽缇 陈百祥 何家驹 黄光亮 李婉华

    咸鱼翻生

    洪金宝 午马 麦嘉 石天 林正英 钟发 曾志伟 刘雅丽

    自闭历程

    克莱尔·丹妮丝 朱莉娅·奥蒙德 凯瑟琳·欧哈拉 大卫·斯特雷泽恩 巴瑞·塔布 MelissaFarman 谢拉米·李 查尔斯·贝克 BlairBomar

    血战钢锯岭

    安德鲁·加菲尔德 萨姆·沃辛顿 文斯·沃恩 雨果·维文 卢克·布雷西 泰莉莎·帕尔墨 瑞切尔·格里菲斯 内森奈尔·布佐里克 理查德·劳斯伯格 马特·纳夫莱 费拉斯·迪拉尼 瑞安·柯尔 卢克·佩格勒

    梦游夏威夷

    杨祐宁 黄鸿升 张钧甯 黄泰安

    新陈三五娘

    凌波 方盈 张燕 李影

    我又十八

    乔治·伯恩斯 查理·斯克莱特 托尼·罗伯茨 AnitaMorris 米丽亚姆·福林 詹妮弗·鲁尼恩 莱德·巴顿斯 乔治·第桑佐 博纳德·福克斯 肯尼斯·提加尔 安东尼·斯塔尔克 保利·肖尔 EmoryBass JoshDevane 本尼贝克

     用户评论
     正在加载